《阅微草堂笔记&犀带与大理石》唐宋人最重通犀; 原文与翻译
唐宋人最重通犀,所云种种人物,唐宋时的人最看重犀牛角中的通天犀,据记载上面有种种人或物的图案。
形至奇巧者,唐武后之简,作双龙对立状。最奇特巧妙的如武则天的手板上有两条龙对立的图案。
宋孝宗之带,作南极老人扶杖像。宋孝宗的犀带上有南极老人拄着拐杖的像。
见于诸书者不一,当非妄语。像这类情况记载在各种书里的很多,应该不假。
今惟有黑白二色,未闻有肖人物形者,此何以故欤?现在的犀牛角则只有黑白两种颜色,没听说有人或物的图形的,这是什么缘故呢?
惟大理石往往似画,至今尚然。唯有大理石往往有像画一样的图案,现在还能见到。
尝见梁少司马铁幢家一插屏,作一鹰立老树斜柯上,我曾见兵部侍郎梁铁幢家有块插屏,上面有一只老鹰立在老树斜枝上的图案,
嘴距翼尾,一一酷似;侧身旁睨,似欲下搏,神气亦极生动。嘴、爪、翅、尾都一一酷似,侧身斜视,好像是要飞下搏击的样子,神气也极生动。
朱运使子颖,尝以大理石镇纸赠亡儿汝佶,朱子颖运使曾将一块大理石镇纸送给我已死去的儿子汝佶,
长约二寸,广约一寸,厚约五六分。长约二寸,宽约一寸,厚约五六分。
一面悬崖对峙,中有二人乘一舟顺流下一面是悬崖两边对峙,中间有两个人乘一只船顺流驶下;
一面作双松欹立,针鬣分明,;另一面是两棵松树斜立,连松针也清晰可见。
下有水纹,一月在松梢,一月在水。宛然两水墨小幅。下面有水波纹,一个月亮在松树枝头,一个月亮在水中,很像两小幅水墨画。
上有刻字,一题曰轻舟出峡;,一题曰松溪印月;,上面刻有字,一面题的是轻舟出峡;,一面题的是松溪印月;。
左侧题十岳山人;。字皆八分书。盖明王寅故物也。左侧署名十岳山人;,字都是八分书体,看来它过去属明代的王寅所有
汝佶以献余,余于器玩不甚留意,后为人取去。烟云过眼矣汝佶把它献给我,我历来对这类器物玩艺儿不大感兴趣,后来它就被人拿走了,对我来说好似过眼烟云。
偶然忆及,因并记之。现在偶然回忆起,所以一并记在这里。